日前,记者在银海区平阳镇东星村委连山沟旧村的奶牛养殖基地看到,一头头体格健壮、毛发锃亮的奶牛在标准化牛舍里大口吃着饲草料,工人在有序地忙碌着。每天,新鲜的牛奶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向外输送。
家住东星村委乃沟村的李国韬在奶牛养殖基地工作将近7年,从对奶牛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了奶牛喂养和挤牛奶的本领。“养牛场就在我们邻村,当初得知这里招人的时候我就过来了,离家很近,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奶牛,也是第一次知道牛奶是这样产出来的,当时特别激动。”李国韬说。
临近春节,李国韬和往常一样,为奶牛配制饲料后投喂,等奶牛吃饱喝足后,把牛舍里的牛粪、牛槽里的剩饲料清理干净,便开始挤牛奶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基地的牛舍干净卫生,奶牛整齐地在“工位”上,李国韬消毒并放好挤奶器,新鲜的牛奶便缓缓地流进器具里。
就近就业和稳定的收入让李国韬很满意,他的爱人也跟着来到了奶牛基地做工,既能兼顾家庭照料孩子又能增加收入。李国韬告诉记者:“挤牛奶看着容易,做起来很难的。起初场里还没有机器,都是我们手工挤的,一开始没掌握好技巧,很累,却挤不出奶来,手酸痛到抬不起来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我练习了3个月才完全学会。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基地有了自动化挤奶的新设备,我跟着一边学一边做,老板给我开了两份工资,分别是喂牛和挤奶的工作,现在每个月近7000元的收入。我和爱人加起来每月有一万多的收入了。”
“现在能产奶的奶牛有60多头,产奶年收益为200多万元。”该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沈剑告诉记者,基地从十年前的几十亩变成了如今的300多亩,养殖的奶牛从100头增加到近700头,吸纳了周边村庄10多名村民到基地工作。
“家门口”有了就业机会,许多在外务工的人也回来了。连山沟旧村的村民吴大姐除了要做家里的农活,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,在家门口就业是她的梦想。如今这梦想已实现。
“我原来在外打工,没办法照顾家里。回乡后我在这里工作,从家里骑电动车过来就几分钟时间,每天忙完家里的事情就过来奶牛基地上班。如果家里有事,跟老板请假回去处理也很方便。现在我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工资,不比在外打工挣的钱少。”吴大姐边冲洗牛棚边说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三农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农副产品政务信息网 sndy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019387、010-80440269、010-69945235
监督电话:1851694831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 qgsndy@163.com 客服QQ : 2909421493 通联QQ : 2135524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