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份,随着气温不断升高,各区养殖水体的温度也持续升高,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率和代谢率进一步提升,投饵量也随之增加,易造成水体中的残饵及排泄物开始增多,容易造成养殖水环境恶化,从而使细菌、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的感染率增高导致病害发生。另外,5月份是南美白对虾的放苗期,对虾养殖户要做好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。
一、病情预测
1.草鱼、鲢鱼、鲫鱼、鳊鱼等淡水鱼类:易发烂尾病、细菌性败血症、水霉病、草鱼出血病及孢子虫、指环虫等病害,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各淡水鱼类高密度养殖区。
2.鲫鱼:易发鲫造血器官坏死病,在本市近几年的疫病监测中,检测到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阳性,虽未见大面积发病,但也需提高警惕,重点关注各区鲫鱼养殖场。
3.河蟹:易发纤毛虫、杯体虫等寄生虫病,重点关注本市松江、崇明等河蟹主养区。
4. 养殖虾类:易发虾肝肠胞虫病,白斑综合征、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以及对虾虹彩病毒病等疾病,重点关注本市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主养区。
二、防治措施
1. 防治淡水鱼类细菌性病害:欲防病,先治水。加强池塘水质的监测,定期做好水体酸碱度、溶氧量、氨氮等基础指标的捡测及水体的消毒工作,适时使用调水剂改善水质;合理投喂,加强定时巡塘等日常管理工作,对于已感染的鱼塘,可适量使用氟苯尼考、硫酸新霉素等国标渔用抗生素治疗。
2. 防治淡水鱼类寄生虫病:加强水质管理,定期消毒,对已感染的池塘可选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(5:2)、敌百虫和中草药驱虫散等国标渔药进行治疗。河蟹纤毛虫病可选用硫酸锌粉进行治疗。
3. 预防淡水鱼类水霉病:在拉网分塘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,避免鱼体在捕捞过程中受伤;对于鱼苗场,要对鱼巢和孵化设备进行严格消毒,保持流水孵化,及时清除死卵,保证水质清新。
4. 预防病毒性疾病:应加强对亲本和苗种检验检疫工作,在引进鱼苗和虾苗时,要针对常见病原进行检测并索要《动物检疫合格证明》,确保无疫病苗种引入;养殖过程中,可适时采用底质改良剂和水体调节剂改善养殖环境,保持水质清新;在饲料中可适量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;对于草鱼出血病,可选择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进行预防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三农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[xss_clean][xss_clean]
三农调研网 sndy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019387、010-80440269、010-69945235
监督电话:1851694831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 qgsndy@163.com 客服QQ : 2909421493 通联QQ : 2135524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