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4月,广西梅雨季节来临,天气变化频繁,各地水温快速回升至20℃左右,刚越冬后的养殖水体水位浅且垂直交换频繁,水质状况较差,养殖动物抗病能力较低,极易引发容易引发病害危害;同时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养殖工人无法及时复工,养殖场对病害防控管理滞后,加剧了病害的爆发流行危害。
一、预测预报
1.养殖对虾:4月正值虾苗放养时节,易发白斑综合征、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、肠孢子虫病等,重点关注桂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域。
2.淡水养殖鱼类:易发小瓜虫病、流行性溃疡综合症、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、草鱼出血病和车轮虫病、指环虫病、三代虫病等寄生虫病,小瓜虫病、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和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,重点关注桂南、桂西、桂中、桂东、桂北淡水养殖区域。
3.海水养殖鱼类:易发刺激隐核虫病、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等,刺激隐核虫病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,重点关注桂南沿海海水养鱼区域。
4.养殖龟鳖:养殖龟鳖类冬眠初醒,抗病能力不强,易发肺炎、腮腺炎、肠胃炎等,重点关注桂南、桂西、桂中、桂东、桂北龟鳖养殖区域。
二、防控措施
(一)预防措施
每周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温、pH、溶解氧、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,适时加注新水和开机增氧,实时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水,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,预防疾病发生。
1.养殖对虾
(1)彻底清池消毒,放养不携带特定病毒、体质健壮、体长大于1厘米的虾苗。集中培育虾苗,培育期间经检测不携带病原微生物后再放养到养殖池。
(2)每10-15天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水质及水体中的弧菌,适当补充碳和镁、锌,稳定藻相,保持良好的水质。
(3)每10~15 天定期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善养殖水质。
(4)每隔15 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5~7天,每天一次。
2.养殖鱼类
(1)适时加水和开机增氧,每10~15天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水,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,预防疾病发生。
(2)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和青蒿末3~5天,每天1次,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,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。
(3)苗种放养前,彻底清池消毒,投放健壮苗种,入池前用3%的生理盐水+免疫增强剂消毒10~15分钟。
3.养殖龟鳖
(1)每天换水1-2次,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,预防疾病发生。
(2)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+乳酸菌或酵母菌5~7天,每天1次,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,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。
(3)苗种入池前用3%的生理盐水+免疫增强剂消毒10~15分钟。
(4)引进苗种先在养殖场所外隔离养殖20天以上,监测无疾病后再放养入养殖池。
(二)治疗措施
1. 对虾白斑综合征与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
发生拟似病情,先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水,次日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,每天1次,连续3天;同时拌饲料内服三黄粉+免疫增强剂,每天 1次,连喂 5~7 天。
2. 对虾肠孢子虫病
放苗前,彻底清淤后用氢氧化钠或生石灰等强碱性消毒物质处理塘底,然后翻耕爆?塘底,杀灭微孢子虫。
3.小瓜虫病
用高碘酸纳或浓(稀)戊二醛溶液或小瓜敌杀(主要成分为槟榔、苦参、姜粉)遍洒,每天一次,隔5~7天用以次,连用3次;每千克鱼用0.3~0.4克青蒿末拌饲料投喂,每天1次,每次连喂5~7天。
4.刺激隐核虫病
感染时,及时把网箱疏散盐度较低的海区,然后套网用高碘酸钠溶液浸泡10~20分钟,每天1次,连用2天;每千克鱼用0.3~0.4g青蒿末拌饲料投喂,每天1次,每次连喂5~7天。
5.流行性溃疡综合症
发现病情,先停料2天,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水,改水后依次用五倍子末和聚维酮碘溶液泼洒,每天一次,连泼2~3天;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+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,每天1次,连喂7天。
6.龟鳖腮腺炎与肺炎
发现病情,先停料2天,池塘养殖的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水,改水后用国标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,每天1次,连续3天;小池养殖的适时换水,保持良好的水质。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+免疫增强剂,每天1次,连喂7~10天。一个疗程后,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免疫增强剂,每天1次,连喂5天。
7.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
发现病情,先停料2天,先用硫代硫酸钠+颗粒氧改水,次日用国标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,每天1次,连续3天;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择敏感国标抗菌药+三黄粉+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,每天1次,连喂5~7天。
8.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
全池均匀泼洒甲苯咪唑溶液,隔5~6天再用1次;同时,每公斤鱼用0.3~0.4克青蒿末拌饲料投喂,每天1次,每次连喂5~7天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三农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[xss_clean][xss_clean]
三农调研网 sndy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019387、010-80440269、010-69945235
监督电话:1851694831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 qgsndy@163.com 客服QQ : 2909421493 通联QQ : 213552413